Page 47 - 0714 浏览版
P. 47
核电项目公众沟通沙盘推演
评估的方法探究
文 贾子蔚
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,我国核电已取得巨大的发 求日益多元化,部分产业的邻避效应日益明显。在福岛
展成就。但随着公民权益意识的不断增强,涉核邻避效 核事故后,涉核邻避效应尤为严重,爆发了以反对鹤山
应逐渐凸显,尤其是福岛核事故使公众对核电的信任大 核燃料产业园建设为代表的诸多群体性事件。涉核邻
幅下降后,公众对核电的接受程度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核 避加剧了涉核项目“污名化”程度,使政府批准的项目
电发展的瓶颈。 无法落地、严重透支政府公信力,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
如何做好公众沟通工作,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争取公 社会稳定事件,阻碍我国核电发展、国家能源体系建设
众的理解和认同、化解涉核邻避效应,并确保将我国法 的总体规划落实。
律法规要求落到实处,已经成为摆在核电从业者面前的 结合涉核公众沟通的上述现状,我国政府逐步建立
一项重要课题 ;同时,检验核电项目公众沟通工作的有 了相对完备的涉核公众沟通法规标准体系,指导有关政
效性,开发一套适用于公众沟通领域的管理工具,也尤 府部门、核电企业科学有序地开展核能公众沟通工作。
为重要。 2015年4月,原环境保护部(国家核安全局)联合国家
能源局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出台《核电项目公众沟通
核电项目公众沟通面临“新挑战”和新要求 工作指南(试行)》,在该指导文件中明确核电项目应建
2011年3月11日,受地震和海啸影响,日本福岛核 立健全公众沟通机制,编制公众沟通工作方案,并开展
电站发生氢爆、引发核泄漏,给日本、相邻国家乃至全 包含公共宣传、公众参与、信息公开和舆情管理等“四
世界的核电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,我国多数公众对于 位一体”公众沟通工作,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
核电安全性的信心几近被击溃。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 监督权,促进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。
于建设核电的态度从大力支持转变为犹豫,甚至强烈反 因此,核电项目需要在法规标准体系框架下,更加
对 ;由于基础科普知识不够充分、少数偏激言论错误引 有效、精准地开展公众沟通工作,以引导社会对核电的
导,我国一部分公众对核电存在着偏见甚至恐惧。 正确理性认知,保障公众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,化
同时,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,社会结 解邻避效应。这对核电项目建设单位和企业集团来说,
构、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,公众利益诉 都是一项新的挑战。
45